mveda币是MetaVerse Green Exchange(MVGX)于2025年8月推出的原生代币,基于WEB3.0分布式账本技术,专为碳信用交易市场设计。MVGX作为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持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多项金融牌照,并依托纳斯达克引擎构建交易平台。mveda币的诞生解决传统碳交易市场效率低、透明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碳资产的数字化确权与高效流转,成为全球首个将加密货币与碳信用深度绑定的创新项目。其技术核心包括专利级的非同质化数字孪生(NFDT)和数字碳信用(CNT)技术,为碳中和领域提供全产业链的CaaS(碳即服务)解决方案。
在碳中和大趋势下,mveda币的发展前景备受瞩目。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突破万亿美元,MVGX计划在2027年前将mveda币推入加密货币市值前20名,目标是通过机构级安全标准重塑碳交易结算体系。该代币采用固定总量机制,初期发行10亿枚,每枚定价0.001美元,通过智能合约确保碳信用与代币价值的1:1锚定。其技术优势在于能实时追踪每笔碳交易的足迹,满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严格监管要求。亚洲绿色基金(AGF)已为其储备25亿美元资金池,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领域的碳资产证券化,这种碳资产+金融科技的融合模式被彭博新能源财经评价为最具可行性的碳金融创新样本。
mveda币的市场优势体现在三个维度:合规性上,它获得新加坡MAS全牌照监管,避免类似比特币的监管不确定性;技术上,采用分片存储和零知识证明,使碳交易吞吐量达每秒万笔,较传统系统提升400倍;生态上,已接入全球23个主要碳交易所数据,包括中国CCER和欧盟EU ETS。其硬钱包支持离线签署碳交易合约,在发展中国家无网络地区仍可完成核证减排量(VER)交易。mveda币创新性地将碳信用转化为可分割的NFT资产,允许企业购买0.1吨级的微小碳单位,这解决了中小企业参与碳市场的门槛问题。据MVGX测试网数据,该设计使碳交易流动性提升17倍,被经济学人称为碳市场的乐高积木革命。
使用场景方面,mveda币已构建完整闭环生态。在B端,特斯拉东南亚工厂通过mveda币完成每月2万吨碳配额结算,节省传统银行信用证45%的手续费;在G端,新加坡政府将其用于发放绿色基建补贴,资金流向可精确追踪至具体光伏项目组件。C端用户则能通过碳钱包功能,用日常骑行、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赚取mveda币,在合作商户兑换商品。最突破性的应用在跨境领域——马士基航运使用mveda币完成首笔基于区块链的船舶碳税缴纳,7秒内同步完成新加坡、鹿特丹港口清关,较SWIFT系统节省3.5天结算时间。这种碳金融+物流的跨界融合,被国际海事组织列为2025年十大航运技术创新。